-

法瞳时评|校园欺凌又上热搜!解决校园欺凌问题,筑牢安全防线刻不容缓!

最近,一条揪心的热搜,被淹没在娱乐新闻里。广西贺州的江边,高一女孩慧慧,纵身一跃,将生命定格在16岁。

失去唯一的女儿,父母悲痛欲绝,母亲哽咽读着女儿生前写下的遗书:“在厕所被水泼过,被同学孤立,被无数人嘲笑辱骂。”“你们对我的所有辱骂、所有侮辱,总有一天会得到报应。”慧慧写下几个同学的名字,字字悲愤,可惜她再也等不来一句道歉。

分明是一桩校园欺凌酿成的悲剧,却发展成了受害者有罪论:“不就是被骂几句,现在年轻人承受能力这么弱?”“小孩子闹点矛盾就自杀,也太小题大做了吧!”对于这种轻视校园欺凌的腔调,我们似乎并不陌生,甚至可以说是司空见惯。

被层层掩饰的校园欺凌,到底有多残忍?早在2022年6月26日,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官方微博就针对网络上流传“童星邵一卜疑遭校园欺凌跳楼”事件发布了通告,称对于此事会依法依规开展调查。作为一代童星,童星邵一卜曾经出演过多部影视作品,而这也成为了她遭受校园欺凌的导火索。被诋毁、被辱骂、被孤立……终于在青春期最在乎自尊的时候,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,幸得医生全力救治才脱离生命危险。

我们总以为学校是天真烂漫的象牙塔,但对于某些孩子而言,那是血腥的恐怖囚笼。从近些年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会发现,如今校园欺凌已经是屡见不鲜。肢体殴打、遍体鳞伤这样直观的校园欺凌都常常被忽视,那么孤立、言语中伤和侮辱这样的隐性校园欺凌又该如何被发现呢?未成年的恶,根本令人无法想象,我们总会低估孩子的恶,觉得他们还小什么也不懂,就因为这样,我们永远无法预料到自己的孩子在校园中都会遭受什么。

2020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(2014—2019)》披露,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在连续多年下降趋于平稳后有所回升,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上升态势。而在世界范围内,校园欺凌问题都在影响着全球数百万青少年儿童。

在大多数案例中,校园欺凌都是由于同龄段的孩子,在这个年纪认为做这些事情很正常,是开玩笑,或者是自己去欺凌别人的一种快感,但是对于受害者来说,这种欺凌是心灵上永久性的伤害。

除此之外,校园欺凌与校园管理者也有莫大的关系。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,老师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往往很多遭受校园欺凌的受害者,都会被老师用“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很正常”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在某些案例中,教师和其他学校职员甚至也是校园欺凌的参与者,迄今全球仍然有67个国家允许学校体罚学生。

“恶行”模糊成“闹着玩”,“侮辱”被定义为“开玩笑”,仿佛发生的一切都是受害者大惊小怪,这样的态度自然令施暴者更加无所顾忌,而这也间接导致众多校园欺凌的悲剧产生。

校园欺凌已经不单单只停留在道德层面,更有可能会触犯相应的法律法规。我国许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都包含对“校园欺凌”相关内容的规定,这些法律文件从人权、未成年人保护等角度出发,对“校园欺凌”可能涉及的方面进行了规定和要求。除此之外,针对校园欺凌,我国也颁布了其他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。但是如何将这些法律法规落实在校园欺凌的实践中,是一个很大的难题。

作为身心发育不健全的未成年人,当他们遇到欺凌时,若是没有身旁人的帮助,很难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寻求保护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只能选择沉默应对,甚至是服软、妥协、退缩。要想制止网络暴力的产生,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。

相关部门除了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,更要多举措并举,保障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。社会、学校、家庭应该构筑起第一防护线,加强对校园欺凌相关知识的宣传,提高未成年人的认识能力和自身防范意识。未成年人在遭受校园欺凌时,要勇敢对校园暴力说不,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,适时寻求周围人的帮助,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,要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